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祖稽切;《集韻》、《正韻》:牋西切,𡘋音擠。
《玉篇》:登也。
《書・顧命》:由賔階隮。
音又,《玉篇》:氣也、升也。
《詩・鄘風》:朝隮于西。〔箋〕朝有升氣於西方。〔釋文〕隮,子西反;又,子細反。
《周禮・春官・眡祲》十煇,九曰隮。〔註〕隮,虹也。
音又,《集韻》:津私切,音貲──義同。
《詩・曹風》: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傳〕隮,升雲也。
音又,《廣韻》、《集韻》𡘋子計切,音霽──義同。
音又,《書・微子》:今爾無指,吿予顚隮。〔傳〕顚,隕;隮,墜。〔釋文〕隮,子細反。
例《廣韻》本作躋,《集韻》亦作𨹶、𨹷,《石鼓文》作𨽘,《篇海》作𨻕。
注解
〔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阜部。
〔隮〕字拼音是j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隮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