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徒耐切;《集韻》:待戴切,𡘋音代。
《說文》: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後及之也。
《玉篇》亦作逮,《集韻》或作𨽿。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𡘋音肄──義同。
例又,《廣韻》:本也。
音又,《集韻》:神至切,音示。
《方言》:餘也,秦晉之閒曰隶。
〇〔按〕今揚子《方言》本作𨽹。
音又,《集韻》:徒對切,音隊──从後及之也。
例又,一曰與也。
音又,大計切,音第──狐子也。
〇〔按〕《爾雅・釋獸》:貍子,𧳙。
《釋文》音曳。
《集韻》作隶,音大計切──未知何據。
音又,蕩亥切,音殆──與迨、𨽿、逮同。
注解
〔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隶部。
〔隶〕字拼音是lì,d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