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𡘋徒刀切,音陶。
《說文》:遼也。
《玉篇》與鞉同,如鼓而小,持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釋名》:鞀,導也,所以導樂作。
《呂氏春秋》:有倕作鞀。
《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愼之鞀。
例《集韻》或作鞉、𪔛,籀作㲈,亦書作鼗。
注解
〔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革部。
〔鞀〕字拼音是t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音《唐韻》、《集韻》𡘋徒刀切,音陶。
《說文》:遼也。
《玉篇》與鞉同,如鼓而小,持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
《釋名》:鞀,導也,所以導樂作。
《呂氏春秋》:有倕作鞀。
《淮南子・主術訓》:武王立戒愼之鞀。
例《集韻》或作鞉、𪔛,籀作㲈,亦書作鼗。
〔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革部。
〔鞀〕字拼音是t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