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𡘋食閏切,盾去聲。
《說文》:理也。从頁、从巛,會意。川流也。
《玉篇》:從也。
《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
《逸雅》:順,循也,循其理也。
例又,放之也。
《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例又,山名、水名。
《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例又,《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例又,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註〕言流澤也。
例又,《增韻》:和也。
《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爲之。
《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例又,《增韻》:不逆也。
《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疏〕順本不逆有敘也。
例又,《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例又,《小爾雅》:順,退也。
注解
〔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順〕字拼音是shù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