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職緣切;《集韻》:朱湍切;《正韻》:朱緣切,𡘋音專。
《說文》:頭顓顓謹貌。
例又,《韻會》:顓,蒙也。
例又,古帝號。
《玉篇》:昌意生高陽,是爲帝顓頊。顓者,專也;頊者,正也──言能專正天之道也。
例又,顓頊,星名。詳頊字註。
例又,顓臾,國名。
例又,姓。
《神仙傳》:太𤣥女顓頊和。又,顓孫,複姓。
例又,與專通,獨也。
《史記・陳涉世家》: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
《前漢・高后紀》:上將軍祿、相國產,顓兵秉政。班固〈典引〉:豈其爲身而有顓辭。
例又,與團通。
《前漢・賈捐之傳》:顓顓獨居一海之中。〔註〕顓與專同。專專,猶區區也。一曰圜貌。
注解
〔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顓〕字拼音是zhu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