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
复制剌字概述
〔剌〕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刂部,总笔画是9画。
〔剌〕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束、刂”,五行属火。
〔剌〕字造字法是会意字。从束,从刀。本义是乖戾;违背。
〔剌〕字仓颉码是DLLN,五笔是GKIJ 86 、 SKJH 98,四角是52900,郑码是FJKD,中文电码是0469,区位码是5661。
〔剌〕字的UNICODE是U+524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068,UTF-32:0000524c,UTF-8:E5 89 8C。
〔剌〕字异体字是瘌。
剌的笔顺
剌的意思
剌
1 là ㄌㄚˋ基本解释
◎违背常情、事理。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同本义。perverse; disagreeable; eccentric and unreasonable
愎佷遂过曰剌。 —— 《周书·谥法》不乖剌。 —— 《礼记·礼运》注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 司马迁《报任安书》
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3.邋遢。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slovenly; sloppy
4.辣辣。形容燥热。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hot
5.另见 lá。
剌
2 lá ㄌㄚˊ基本解释
◎同“拉”。
详细解释
动词
1.割开;划开。如:手剌破了。slit; cut
2.另见 là。
剌字的翻译
- slash, cut in two; contradict
- drastisch kürzen, drastisch reduzieren , starrköpfig, hartnäckig
- sabrer, couper, taillader
剌的国语辞典解释
剌
1 là ㄌㄚˋ详细解释
动
1.违戾、乖张。
《汉书•卷六○•杜周传》:“外戚亲属无乖剌之心,关东诸侯无强大之国。”
剌
2 lá ㄌㄚˊ详细解释
动
1.划开、割开。
剌划、剌开、他一不小心,手被剌了一道口子。
剌的两岸词典解释
剌
1 là ㄌㄚˋ详细解释
1.〈书〉(性情或举止)违逆常理。
乖剌、剌谬、剌戾。
剌
2 lá ㄌㄚˊ详细解释
1.割开;划破。
剌开、剌了一道口子。
剌
3 lá ㄌㄚˊ详细解释
1.姓。
剌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