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
复制呀字概述
〔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7画。
〔呀〕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牙”,五行属土。
〔呀〕字造字法是形声字。
〔呀〕字仓颉码是RMVH,五笔是KAHT,四角是61040,郑码是JHI,中文电码是0711,区位码是4929。
〔呀〕字的UNICODE是U+544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568,UTF-32:00005440,UTF-8:E5 91 80。
〔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729,属常用字。
呀的笔顺
呀的意思
呀
1 yā ㄧㄚ基本解释
◎叹词,表示惊疑。
◎象声词,形容摩擦转动的声音。
详细解释
叹词
1.(形声。从口,牙声。本义:张口的样子)表示惊异。如:呀,下雪了。oh
象声词
1.吱吱嘎嘎的声音。如:门呀的一声响了。creak
2.另见 ya。
呀
2 ya ㄧㄚ˙基本解释
◎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
详细解释
助词
1.表示语气。“啊”受前一字韵母 a,e,i,o,ü收音的影响而发生变音。如:他从小就没有了家呀!群众的力量真大呀!老张,快去呀。
2.另见 yā。
呀字的翻译
- 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 (Cant.)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
- (Finalpartikel)
- ah, oh, (onom.) grincement
呀的国语辞典解释
呀
1 yā ㄧㄚ详细解释
助
1.表示惊叹。
妈呀!、真的呀!、好险呀!
2.表示疑问。
你要去呀?、这件事你怎么不学呀?
3.表示肯定。
是呀!、对呀!
叹
1.表示感叹的语气。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呀!俺向著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色早迎霜。”
哎呀!完蛋了。
2.表示惊讶的语气。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呀!下大雨了。、呀!我忘记把门关上。
状
1.形容开门声或叫喊声。
《西游记•第一回》:“只听得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仙童。”《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她父女夫妻一见,呀的一声,就携手大哭起来。 ”
呀
2 xiā ㄒㄧㄚ详细解释
形
1.张口的样子。
唐•韩愈〈月蚀诗〉:“月蚀于汝头,汝口开呀呀。”
2.空阔的。
唐•孟郊〈石淙〉诗一○首之四:“磴雪入呀谷,掬星洒遥天。”
呀的两岸词典解释
呀
1 yā ㄧㄚ详细解释
1.叹词。表示惊异。
啊呀!地震、呀,糟了!。
2.拟声词。模拟物体摩擦、转动的声音。
只听呀的一声,房门被推开了。
3.台⃝姓。
呀
2 y详细解释
1.助词。“啊(ㄚ ɑ)”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ɑ、i、u、e、o影响发生音变而采用的不同写法。
他(tā)呀,恐怕不行、赶快过来(lái)呀、想去就去(qù)呀、小心车(chē)呀、你快说(shuō)呀。
呀
3 xiā ㄒㄧㄚ详细解释
1.〈书〉宽阔的。
磴雪入呀谷,掬星洒遥天(唐‧孟郊〈石淙诗〉十首之四)。
2.〈书〉张口的样子。
呀然惊恐、汝口开呀呀。
呀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