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

复制

ㄧㄚˇ ㄧㄚ

口部共11画左右结构U+555E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KGHG 86 、 KGFG 98

RMLM

JBZ

61012

U+555E

25112155121竖、横折、横、横、竖、横、竖折撇/竖折折、竖折撇/竖折折、横、竖、横

𠴀𣣾𤷸𤺘

啞字概述

折叠展开

〔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11画。

〔啞〕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亞”。

〔啞〕字仓颉码是RMLM,五笔是KGHG 86 、 KGFG 98,四角是61012,郑码是JBZ。

〔啞〕字的UNICODE是U+555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854,UTF-32:0000555e,UTF-8:E5 95 9E。

〔啞〕字异体字是𠴀𣣾𤷸𤺘

啞的意思

1 ㄧㄚ

基本解释

均见“哑”。

啞字的翻译

  1.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2. stumm , sprachlos , stumm (Adj)
  3. muet, rauque

啞的国语辞典解释

1 ㄧㄚˇ

详细解释

1.人或动物因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丧失语言的功能。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

聋哑。

1.发音枯竭。

嗓子喊哑了。

1.形容声音枯涩、低沉不圆润。

沙哑、说了一整天,声音有点嘶哑。

2.不说话、没声音的。

哑铃、哑剧。

2 è ㄟˋ

详细解释

1.参见“哑哑”(二)条。

3 ㄧㄚ

详细解释

1.形容乌鸦之类的叫声。

《广韵•去声•祃韵》:“哑哑,鸟声。”《淮南子•原道》:“故夫乌之哑哑,鹊之唶唶,岂尝为寒暑燥湿变其声哉。”唐•李白〈乌夜啼〉诗:“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2.形容小儿学说话的声音。

《集韵•平声•麻韵》:“哑,哑呕,小儿学言。”

1.语助词。

《西游记•第二一回》:“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啞的两岸词典解释

1 ㄧㄚˇ

详细解释

1.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丧失语言功能。

2.无声的。

哑谜、哑剧。

3.发音困难;声音低沉、不圆润。

沙哑、嗓子哑了。

4.弹药因某些原因而未爆炸或未及时爆炸。

哑炮、哑弹。

5.拟声词。模拟笑的声音。

哑然失笑。

2 ㄧㄚ

详细解释

1.助词。同“呀”。

2.参见【哑哑】。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啞的字源字形

啞(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啞(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啞(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啞(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啞(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