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
复制圩字概述
〔圩〕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6画。
〔圩〕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于”,五行属土。
〔圩〕字造字法是形声字。从土,于声。本义是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圩〕字仓颉码是GMD,五笔是FGFH,四角是41140,郑码是BAD,中文电码是0962,区位码是5955。
〔圩〕字的UNICODE是U+572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313,UTF-32:00005729,UTF-8:E5 9C A9。
〔圩〕字异体字是墟。
圩的笔顺
圩的意思
圩
1 wéi ㄨㄟˊ基本解释
◎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
◎有圩围住的地区。
◎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亦称“围子”)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土,于声。本义:低洼区防水护田的土堤。
2.同本义。长江中游地区称为垸,统称“圩垸”dyke
圩,圩岸。 —— 《字汇》
圩丁(修筑圩田的人);圩户(耕种圩田的农户);圩防(堤坊,堤堰);圩长(主管圩田堤防事务的人);圩埂(围人的堤堰);圩墙(用土石筑成的围绕村镇的墙)
3.围绕村落四周的障碍物,也作“围子”。如:土圩子;树圩子。embankment
4.凹,中央低而四周高。如:圩邪(低洼的地方);圩顶(头顶凹陷。指人的头部中央低而 四旁高)depression
动词
1.筑圩防水。build a dyke
近水居民,又从而圩之田之,而向日受水之区,十去其七八矣。 —— 《湖广水利论》
2.另见 xū。
圩
2 xū ㄒㄩ基本解释
◎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
详细解释
名词
1.湘、赣、闽、粤等地区的农村集市(古书中作“虚”)。如:赶圩(赶集);圩埠(市集码头)country fair
2.另见 wéi。
圩字的翻译
- dike, embankment
- Damm, Deich (S)
- (dial.) salon du comté, marché du comté, enceinte (n.f), digue
圩的国语辞典解释
圩
1 yú ㄩˊ详细解释
名
1.用来防水护田的隄岸。
清•顾炎武〈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志铭〉:“公乘舟出郊,劝民兴工筑圩,以食农民。”
堤圩。
2.两淮盐滩用来区别境域的土堤。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你的事有指望了,而今我到圩里去卖田。”
十二圩。
形
1.中间低而四周高起。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圩
2 wéi ㄨㄟˊ详细解释
1.(一)之又音。
圩的两岸词典解释
圩
1 yú ㄩˊ详细解释
1.低洼地区防水护田的堤岸。
圩堤、圩田。
2.凹;中间低而四周高起。
圩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