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ㄑㄧˊ yín ㄧㄣˊ

土部共7画左右结构U+573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土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FRH

GHML

BPD

42121

0967

5963

U+573B

1213312横、竖、提、撇、撇、横、竖

圻字概述

折叠展开

〔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7画。

〔圻〕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斤”,五行属土。

〔圻〕字造字法是形声字。从土,斤声。《说文》中与“垠”同字。本读 yǐn。本义是边际。

〔圻〕字仓颉码是GHML,五笔是FRH,四角是42121,郑码是BPD,中文电码是0967,区位码是5963。

〔圻〕字的UNICODE是U+573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331,UTF-32:0000573b,UTF-8:E5 9C BB。

〔圻〕字异体字是

圻的笔顺

折叠展开

圻的意思

1 ㄑㄧˊ

基本解释

地的边长。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土,斤声。《说文》中与“垠”同字。本读 yǐn。本义:边际。

2.畿,京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capital

矧惟若畴圻父。 —— 《书·酒诰》。郑注:“谓司马主封畿之事。”且昔天子之地一圻。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内军事);圻甸(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3.疆界;地域。boundary

万千里曰王圻。 —— 《周书·职方》。注:“界也。”今土数圻。 —— 《左传·昭公三十三年》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 晋· 陆机《辩亡论上》

4.曲岸。通“碕。bent shore

汤泉发云潭,焦烟起石圻。 —— 鲍照《苦热行》圻岸屡崩奔。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圻岸(曲岸)

5.另见 yín。

2 yín ㄧㄣˊ

基本解释

同“垠”,边际。

详细解释

名词

1.同“垠”。边际。boundary

四达无境,通于无圻。 —— 《淮南子·倏真》

2.另见 qí。

圻字的翻译

  1. border, boundary
  2. Grenzlinie, Grenze (S)
  3. limite

圻的国语辞典解释

1 ㄑㄧˊ

详细解释

1.京畿四周一千里以内的地方。

《书经•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汉•孔安国•传:“京圻安则四海安矣。”《逸周书•卷八•职方解》:“方千里曰王圻,其外方五百里为侯服。”

2.面积千里之地。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晋•杜预 •注:“方千里为圻。”

2 yín ㄧㄣˊ

详细解释

1.边界、地界。

《说文解字•土部》:“圻,垠或从斤。”《淮南子•俶真》:“四达无境,通于无圻。”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圻的两岸词典解释

1 ㄑㄧˊ

详细解释

1.〈书〉地的边界。

边圻。

2.〈书〉古代指京畿四周一千里以内的地方。

王圻、京圻。

3.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圻的字源字形

圻(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圻(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圻(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圻(宋·传抄·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圻(宋·传抄·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圻(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圻(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