敔

复制

ㄩˇ

攵部共11画左右结构U+655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攵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GKTY

MROK

BIJM

18640

U+6554

12512513134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撇、横、撇、捺

𢻊𢾵𨨶

敔字概述

折叠展开

〔敔〕字拼音是,部首是攵部,总笔画是11画。

〔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吾、攵”。

〔敔〕字仓颉码是MROK,五笔是GKTY,四角是18640,郑码是BIJM。

〔敔〕字的UNICODE是U+655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40,UTF-32:00006554,UTF-8:E6 95 94。

〔敔〕字异体字是𢻊𢾵𨨶

敔的意思

1 ㄩˇ

基本解释

古代打击乐器,奏乐将终时,击之使演奏停止。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乐器。又称楬。形如伏虎,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敔,禁也。一曰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说文》敔,衙也,衙,止也,所以止乐也。——《释名》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

敔字的翻译

  1. gavel
  2. Yu (Musikinstrument der chinesischen Antike)​ (S, Mus)

敔的国语辞典解释

1 ㄩˇ

详细解释

1.囚禁。

《说文解字•攴部》:“敔,禁也。”

1.乐器名。古代的敲击乐器之一。以木制成,形状像趴著的老虎,背上装有二十七个金属片,用以停止音乐的进行。《书经•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政”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乐之初,击柷以作之;乐之将末,戛敔以止之。”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敔的两岸词典解释

1 ㄩˇ

详细解释

1.古打击乐器名。木制,形状像伏虎,背上装有二十七个金属片,雅乐将结束时,敲击使停止。也作“楬”。

弄玉吹笙,寒簧击敔(《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敔的字源字形

敔(春秋·篆书·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敔(楚〔战国〕·简·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敔(楚〔战国〕·简·九店) 楚〔战国〕 九店

敔(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敔(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敔(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敔(宋·传抄·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敔(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敔(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