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tóng ㄊㄨㄥˊ chuáng ㄔㄨㄤˊ

木部共16画左右结构U+6A6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木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SUJF

DYTG

FSKB

40915

2870

U+6A66

1234414312511211横、竖、撇、点、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橦字概述

折叠展开

〔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6画。

〔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童”。

〔橦〕字仓颉码是DYTG,五笔是SUJF,四角是40915,郑码是FSKB,中文电码是2870。

〔橦〕字的UNICODE是U+6A6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238,UTF-32:00006a66,UTF-8:E6 A9 A6。

〔橦〕字异体字是

橦的笔顺

折叠展开

橦的意思

1 tóng ㄊㄨㄥˊ

基本解释

古书上指木棉树。

详细解释

名词

1.木名,即草棉,梧桐木,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生长于中国云南省,其花瓣可织成布。如:橦华(橦花。木本棉花);橦布(橦花布)levant cotton

2 chuáng ㄔㄨㄤˊ

基本解释

古代指旗杆、桅杆等。

橦字的翻译

  1. tree

橦的国语辞典解释

1 tóng ㄊㄨㄥˊ

详细解释

1.一种树木。其花可织为布。

《广韵•平声•东韵》:“橦,木名。花可为布。”

2 chōng ㄔㄨㄥ

详细解释

1.刺。

《战国策•秦策一》:“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

3 chuáng ㄔㄨㄤˊ

详细解释

1.柱子。

《文选•木华•海赋》:“决帆摧橦,戕风起恶。”唐•李白〈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都卢寻橦,倒挂浮云之影。”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橦的两岸词典解释

1 tóng ㄊㄨㄥˊ

详细解释

1.古书上指一种树。花可编织成布。一说即木本棉花树。

2 chuáng ㄔㄨㄤˊ

详细解释

1.〈书〉柱子。

决帆摧橦,戕风起恶(《文选‧木华‧海赋》)。

2.〈书〉竿子。

乌获扛鼎,都卢寻橦(汉‧张衡〈西京赋〉)、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鸢之修橦(汉‧马融〈广成颂〉)。

3.〈书〉穿在渡河缆绳上,用以渡人的木制桶子。

3 tóng ㄊㄨㄥˊ

详细解释

1.〈书〉刺;击。

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战国策‧秦策一》)。

2.〈书〉古代的冲锋车。

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晋书‧卷一‧宣帝纪》)。

4 tóng ㄊㄨㄥˊ

详细解释

1.量词。古代用于计算成段成截的木头。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橦的字源字形

橦(汉·简·张家山) 张家山

橦(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橦(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橦(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橦(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