瓚
复制 王部共23画左右结构U+74D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瓚的意思
瓚
1 zàn ㄗㄢˋ基本解释
◎質地不純的玉。《周禮•考工記•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
◎古禮器。用以盛鬯酒灌祭,也用於賓客行爵。以圭為柄者稱圭瓚,以璋為柄者稱璋瓚。《集韻•考换韻》:“瓚,裸器。”《詩•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玉,贊聲。本義:質地不純的玉。
2.同本義。impure jade
瓚,三玉、二石也。 —— 《說文》。徐鍇系傳:“謂五分玉之中二分是石。”
3.古代祭祀時用的玉勺子。ceremonial ladle made of jade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 —— 《詩·大雅·旱麓》
瓚字的翻译
- ceremonial libation cup
瓚的国语辞典解释
瓚
1 zàn ㄗㄢˋ详细解释
名
1.含有杂质的玉。
《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
2.古代祭礼中用来舀酒的玉勺。
《诗经•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瓒,郑必不火。”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瓚的两岸词典解释
瓚
1 zàn ㄗㄢˋ详细解释
1.〈书〉古代祭祀时用来舀酒的玉制勺子。
2.〈书〉含有杂质的玉。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瓚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