篣
复制 竹部共16画上下结构U+7BE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篣字概述
折叠展开
〔篣〕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竹部,总笔画是16画。
〔篣〕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旁”。
〔篣〕字仓颉码是HYBS,五笔是TUPY 86 、 TYUY 98,四角是88227,郑码是MSWS。
〔篣〕字的UNICODE是U+7BE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715,UTF-32:00007be3,UTF-8:E7 AF A3。
篣的意思
篣
1 péng ㄆㄥˊ基本解释
◎竹笼。
◎古通“搒”,笞打:“加~二百。”
篣
2 páng ㄆㄤˊ基本解释
◎竹箕。
◎竹名。
篣的国语辞典解释
篣
1 páng ㄆㄤˊ详细解释
名
1.竹制的畚箕。
《广韵•平声•唐韵》:“篣,竹箕。”
2.参见“篣竹”条。
篣
2 péng ㄆㄥˊ详细解释
名
1.竹笼的别称。
汉•扬雄《方言•卷一三》:“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篣。”
动
1.鞭笞、击打。
《后汉书•卷三三•虞延传》:“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原亲〉:“吾观夫今之世诲其子者,必槚肌篣骨,伤爱毁性以为教 。”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篣的两岸词典解释
篣
1 páng ㄆㄤˊ详细解释
1.〈书〉竹制的畚箕。
篣
2 péng ㄆㄥˊ详细解释
1.〈书〉竹笼。
2.〈书〉鞭笞;击打。通“搒”。
吾观夫今之世诲其子者,必槚肌篣骨,伤爱毁性以为教(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原亲》)。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篣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