紒

复制

ㄐㄧˋ jié ㄐㄧㄝˊ jiè ㄐㄧㄝˋ

糹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D1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糹部

10画

4画

左右结构

XWJH

VFOLL

ZOND

28920

U+7D12

5544443432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捺、撇、竖

紒字概述

折叠展开

〔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糹部,总笔画是10画。

〔紒〕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介”或“糹、介”。

〔紒〕字仓颉码是VFOLL,五笔是XWJH,四角是28920,郑码是ZOND。

〔紒〕字的UNICODE是U+7D1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18,UTF-32:00007d12,UTF-8:E7 B4 92。

紒的意思

1 ㄐㄧˋ

基本解释

发结:“大率皆魁头露~。”

束发为髻:“将冠者,采衣,~。”

不明了;不省悟。

2 jié ㄐㄧㄝˊ

基本解释

古同“结”。

3 jiè ㄐㄧㄝˋ

基本解释

紫青色的绶带。

紒的国语辞典解释

1 ㄐㄧˋ

详细解释

1.结发为髻。

《仪礼•士冠礼》:“将冠者,采衣,紒。”汉•郑玄•注:“紒,结发,古文紒为结。”

1.发结、发髻。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兵士以绛囊䌸紒。”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紒的两岸词典解释

1 ㄐㄧˋ

详细解释

1.〈书〉束发为髻。

将冠者,采衣,紒(《仪礼‧士冠礼》)。

2.〈书〉发髻;发结。

兵士以绛囊䌸紒(晋‧干宝《搜神记‧卷七》)。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紒的字源字形

紒(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紒(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紒(宋·传抄·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紒(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紒(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