綹
复制 糹部共14画左右结构U+7DB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綹字概述
折叠展开
〔綹〕字拼音是,部首是糹部,总笔画是14画。
〔綹〕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咎”或“糹、咎”。
〔綹〕字仓颉码是VFHOR VFHYR,五笔是XTHK,四角是23964,郑码是ZRIJ。
〔綹〕字的UNICODE是U+7DB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185,UTF-32:00007db9,UTF-8:E7 B6 B9。
〔綹〕字异体字是绺。
綹的意思
綹
1 liǔ ㄌㄧㄡˇ基本解释
◎量詞,指一束理順了的絲,線、須、發等。
◎衣服因下垂而起直皺。
◎絲縷的組合物。
详细解释
名词
1.絲縷編成的線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唐· 沈佺期《七夕曝衣篇》silk thread
量词
1.一束理順了的絲、線、須、毛髮等。 如:五綹須;一綹絲線。tuft
綹字的翻译
- skein; tuft, lock; wrinkle
- abschließen, schließen , Schopf (S), Strähn (S)
- écheveau, mèche
綹的国语辞典解释
綹
1 liǔ ㄌㄧㄡˇ详细解释
名
1.丝缕编成的线,主要用来系东西。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2.量词。计算丝、线、发、须等的单位。
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二折》:“兀那街市上一个婆婆,手里拿著一绺儿头发,不知是卖的?不知是买的?”
三绺丝线。
动
1.轻拂。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下巴颏儿底下,又没甚么,可尽著申三个指头,在那里绺胡子似的不住手的绺。”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綹的两岸词典解释
綹
1 liǔ ㄌㄧㄡˇ详细解释
1.集束在一起的丝缕。
绺须。
2.量词。用于计算聚集成束的丝状物。
一绺棉线、两绺青丝。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綹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