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lún ㄌㄨㄣˊ guān ㄍㄨㄢ

纟部共7画左右结构U+7EB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纟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XWXN

VMOP

ZORR

28112

4858

3458

U+7EB6

5513435撇折、撇折、提、撇、捺、撇、竖弯钩

𥿑

纶字概述

折叠展开

〔纶〕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纟部,总笔画是7画。

〔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纟、仑”,五行属火。

〔纶〕字造字法是形声字。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仑( lún )声。本义是青丝绶带,古代官吏系印所用。

〔纶〕字仓颉码是VMOP,五笔是XWXN,四角是28112,郑码是ZORR,中文电码是4858,区位码是3458。

〔纶〕字的UNICODE是U+7EB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438,UTF-32:00007eb6,UTF-8:E7 BA B6。

〔纶〕字异体字是𥿑

纶的笔顺

折叠展开

纶的意思

1 lún ㄌㄨㄣˊ

基本解释

钓鱼用的线。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仑( lún )声。本义:青丝绶带,古代官吏系印所用。

2.同本义。black silk ribbon

纶,青丝绶也。 —— 《说文》。按,秦汉百石官佩此绶,非经纬织成,但合青丝绳辫纠之者,所谓宛转绳也。其出如纶。 —— 《礼记·缁衣》。注:“今有秩啬夫所佩也。”五两之纶。 —— 《法言·孝至》。注:“如青丝绳也。”

纶巾(古时以青丝带编成的头巾);纶连(由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纶组节约(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

3.钓鱼竿上的丝线。fishing line

翠纶桂耳,反所以失鱼。 —— 《文心雕龙·情采》

纶返(收回钓丝);纶竿(钓鱼竿)

4.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纶组(丝绵)synthetic fibre

5.指帝王的诏书旨意。如:纶旨(圣旨);纶言(帝王诏令的代称);纶命(天子的诏命);纶书(诏书);纶章(诏书)imperial edict

6.通“伦”。伦理。如:纶理(伦理)ethics; moral principles

7.地名。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Lun village

8.姓。

动词

1.整理丝线。put in order silks

之子于钓,言论之绳。 —— 《诗·小雅·采绿》

纶经(经纶。整理丝缕)

2.治理。manage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与朱元思书》

经纶(筹画治理)

3.另见 guān。

2 guān ㄍㄨㄢ

基本解释

〔~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綸)

详细解释

名词

1.用青丝带做的头巾。scarf made from black silk ribbon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纶羽(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2.昆布。如: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用)laminaria; name of sea grass

3.另见 lún。

纶字的翻译

  1.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
  2. klassifizieren, unterteilen , Nähseide, entbastete Seide (S)​, Lun (Eig, Fam)
  3. cordon de soie, ajuster, classer

纶的字源字形

以下是“”的正体“”的字形

纶(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纶(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纶(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纶(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