羶

复制

shān ㄕㄢ

羊部共19画左右结构U+7FB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羊部

19画

13画

左右结构

UDYG 86 、 UYLG 98

TQYWM

UCKA

80516

U+7FB6

4311134125251125111点、撇、横、横、横、撇、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𠆞𦎞𦏫𦏬𦏭

羶字概述

折叠展开

〔羶〕字拼音是,部首是羊部,总笔画是19画。

〔羶〕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羊、亶”或“⺶、亶”。

〔羶〕字仓颉码是TQYWM,五笔是UDYG 86 、 UYLG 98,四角是80516,郑码是UCKA。

〔羶〕字的UNICODE是U+7FB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694,UTF-32:00007fb6,UTF-8:E7 BE B6。

〔羶〕字异体字是𠆞𦎞𦏫𦏬𦏭

羶的意思

1 shān ㄕㄢ

基本解释

羊的气味。《説文•羴部》:“羴,羊臭也。羶,羴或从亶。”

羊油。《玉篇•羊部》:“羶,羊脂也。”

气味。《廣雅•釋器》:“羶,臭也。”

令人爱慕的。《莊子•徐无鬼》:“舜有羶行,百姓悦之。”

向往,趋附。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璽丞改吏部》:“薄冷局而羶熱地者,可以思矣。”

通“馨”。香气。《禮記•郊特牲》:“故既奠,然後焫蕭合羶薌。”

羶字的翻译

  1. rank odor

羶的国语辞典解释

1 shān ㄕㄢ

详细解释

1.羊身上的臊味。

《广韵•平声•仙韵》:“膻,羊臭也。”宋•陆游〈书事〉诗:“醪酒芳醇偏易醉,胡羊肥美了无膻。”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羶的两岸词典解释

1 shān ㄕㄢ

详细解释

1.羊身上的臊味。

腥膻、羊膻味。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羶的字源字形

羶(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羶(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羶(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羶(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羶(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