蘢

复制

lóng ㄌㄨㄥˊ

艹部共19画上下结构U+862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艹部

19画

16画

上下结构

AUED

TYBP

ESI

44211

U+8622

1224143125111515111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竖弯钩、横、横、横

蘢字概述

折叠展开

〔蘢〕字拼音是,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9画。

〔蘢〕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龍”。

〔蘢〕字仓颉码是TYBP,五笔是AUED,四角是44211,郑码是ESI。

〔蘢〕字的UNICODE是U+86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338,UTF-32:00008622,UTF-8:E8 98 A2。

〔蘢〕字异体字是

蘢的意思

1 lóng ㄌㄨㄥˊ

基本解释

草名。即水葒。《管子•地員》:“其山之淺,有蘢與斥。”。

茂密;茂盛。亦指草木茂密的他方。唐•李華 《寄趙七侍禦》詩:“玄猿啼深蘢,白鳥戲蔥蒙。”

通“籠”。《隸釋•漢梁相孔耽神祠碑》:“放蘢羅之雉,救窮禽之厄。”

蘢字的翻译

  1. tall grass; water-weeds

蘢的国语辞典解释

1 lóng ㄌㄨㄥˊ

详细解释

1.植物名。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互生,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夏秋之间开红紫色或白色的花。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蘢的两岸词典解释

1 lóng ㄌㄨㄥˊ

详细解释

1.植物名。一年生草本。茎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叶互生,呈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夏秋之间开红紫色或白色的花。也作“马蓼”。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蘢的字源字形

蘢(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蘢(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蘢(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蘢(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蘢(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