襬

复制

bǎi ㄅㄞˇ

衤部共20画左右结构U+896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衤部

20画

15画

左右结构

PULX

LWLP

WTRR

36212

U+896C

45234252215425113535点、横撇/横钩、竖、撇、点、竖、横折、竖、竖、横、撇折、点、竖、横折钩、横、横、撇、竖弯钩、撇、竖弯钩

𧟍

襬字概述

折叠展开

〔襬〕字拼音是,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20画。

〔襬〕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罷”。

〔襬〕字仓颉码是LWLP,五笔是PULX,四角是36212,郑码是WTRR。

〔襬〕字的UNICODE是U+896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180,UTF-32:0000896c,UTF-8:E8 A5 AC。

〔襬〕字异体字是𧟍

襬的意思

1 bǎi ㄅㄞˇ

基本解释

bǎi ㄅㄞˇ 衣裙的下幅。

详细解释

名词

1.([襬]( bǎi )形聲,從衣)。衣裙的下幅,下襬。 如:襬紋(下襬的紋縷) 【漢典】。the lower hem of a gown, jacket or skirt

襬字的翻译

  1. lower part of a robe
  2. ourlet au bas d'un vêtement

襬的国语辞典解释

1 bēi ㄅㄟ

详细解释

1.裙子的别名。

汉•扬雄《方言•卷四》:“裙,陈魏之间谓之『帔』,自关而东谓之『摆』。”

2 bǎi ㄅㄞˇ

详细解释

1.上衣、长袍和裙子等下缘的部分。

下摆、裙摆、前摆、后摆。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襬的两岸词典解释

1 bǎi ㄅㄞˇ

详细解释

1.衣、裙、大衣或长袍等下缘的部分。

下摆、裙摆、衣摆、前摆。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襬的字源字形

襬(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襬(宋·传抄·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襬(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