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
复制誌的意思
誌
1 zhì ㄓˋ基本解释
◎記在心裏。
◎記載的文字。
◎記號。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言形志聲。本義:記憶。
2.同本義。remember; recall
誌,記誌也。 —— 《說文新附》誌,記也。 —— 《字詁》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目輒誌於心。 —— 《新唐書》
誌而不忘(牢記心中,永遠不會忘懷)
3.記錄。take notes; record
太古之事滅矣,孰誌之哉? —— 《列子》
誌異(記載奇異之事);誌怪(記載怪異之事);誌記(史書中的志和記)
4.做記號。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 晉· 陶潛《桃花源記》
名词
1.標記;記號。sign; mark
襄陽土俗,鄰居種桑樹於界上爲誌。 —— 《南齊書·韓孫伯傳》
誌樁(刻有尺度的木樁)
2.記事的文章或書籍。record
墓誌;地方誌;誌表(墓表);誌銘(墓誌名)
誌字的翻译
- write down; record; magazine
- schriftl. Aufzeichnung, Chronik, Annalen, Geschichte (S), Zeichen, Marke, Merkzeichen, Kennzeichen (S), aufnehmen, erfassen, sich einprägen, sich merken, etw. im Kopf behalten (V)
- ambition, idéal, annales
誌的国语辞典解释
誌
1 zhì ㄓˋ详细解释
动
1.记住、记忆。
《新唐书•卷一○二•褚亮传》:“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
永志不忘。
2.记录、记载。
《列子•杨朱》:“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聊斋志异•卷九•邵临淄》:“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
3.表示。
志哀、志庆。
名
1.文体名。一种记事文。
碑志、读书志。
2.标识、记号。
《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韩系伯传》:“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
3.皮肤上所生的微凸小点。
《南齐书•卷四二•江祐传》:“高宗胛上有赤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玉格》:“额三理,腹三志。”
誌的两岸词典解释
誌
1 zhì ㄓˋ详细解释
1.记住。
永志不忘。
2.〈书〉记载。
书以志其事、经籍所志,不过七篇。
3.表示。
志庆、新婚志喜。
4.记号。
标志、号志。
5.一种记事的文体。
碑志、墓志、读书志。
6.皮肤上的小点。通“痣”。
誌的字源字形
金 传抄 墓志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墓志盖文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