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
复制量的笔顺
量的意思
量
1 liáng ㄌㄧㄤˊ基本解释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
◎估量。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同本义。measure
量,称轻重也。 —— 《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苦称量之不审也兮。 —— 《楚辞·惜誓》为之斗斛以量之。 —— 《庄子·胠箧》不量凿而正枘兮。 —— 《楚辞·离骚》量入以为出。 —— 《礼记·王制》
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3.衡量,酌量。calculate; estimate
事君者量而后入。 —— 《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 —— 《左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苏洵《六国论》进步未可量。 ——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度德量力。 —— 《三国志·诸葛亮传》量敌之众寡。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量力而处之。 —— 《资治通鉴》
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4.通“緉”。双。pair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 —— 《世说新语·雅量》
5.另见 liàng;liang。
量
2 liàng ㄌㄧㄤˋ基本解释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
◎数的多少。
◎估计,审度。
详细解释
名词
1.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capacity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 《左传》
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2.数量;数目。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quantity
3.度量;器量。tolerance
上(皇上)少有大量。 —— 李延寿《南史》
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4.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capacity
唯酒无量,不及乱。 —— 《论语·乡党》
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5.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如:脂肪油的含碘量。number
6.标准;规格。standard; specifications
黄金者,用之量也。 —— 《管子·乘马》
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7.抱负。aspiration; ambition
瑜雅量高致。 —— 《三国志》
8.才华。brilliance; talent
刘备以 亮有殊量。 —— 《三国志》
动词
1.估量;揣度。estimate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韩愈《调张籍诗》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 《资治通鉴》
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2.料想。think of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3.另见 liáng;liang。
量
3 liang ㄌㄧㄤ˙详细解释
1.——见“打量”( dǎliang );“掂量”( diāngliang )
2.另见 liáng;liàng。
量字的翻译
-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 Maß nehmen (z.B. beim Schneider) (V), messen (V), Kapazität (S), Leistungsvermögen (S), Quant (S), Quantum (S), quantitativ (Adj), Größe (z.b. Messgröße, mechan. Größe) (Phys)
- capacité, quantité, calculer, mesurer, mesurer, évaluer
量的国语辞典解释
量
1 liáng ㄌㄧㄤˊ详细解释
动
1.以工具来计算物体的长短、大小或其他性质。
《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
量身高、量温度、量体重。
2.商酌、考虑。
《后汉书•卷六八•许劭传》:“其多所裁量若此。”宋•朱熹〈有怀南轩老兄呈伯崇择之二友〉诗二首之一:“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
考量。
量
2 liàng ㄌㄧㄤˋ详细解释
名
1.计算物体数量的器具。如斗、斛等。
《广韵•去声•漾韵》:“量,合、斗、斛。”《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2.能容纳事物的限度。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宋•刘子翚〈夜饮〉诗:“沉沉玉巵酒,量浅难负荷。”
容量、器量。
3.数量、数目。
含量、流量、重量、降雨量。
动
1.估计、审度。
《孟子•公孙丑上》:“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
不自量力、量入为出。
量的两岸词典解释
量
1 liàng ㄌㄧㄤˋ详细解释
1.古代指斗、升一类测量容积的器具。
度量衡。
2.指能容纳或承受的限度。
气量、雅量、力量。
3.指数量。
流量、降水量、肺活量。
4.估计;权衡。
量力而行、依法量刑、不自量力。
量
2 liáng ㄌㄧㄤˊ详细解释
1.用器具测定事物的某种性质,如轻重、长短、大小等。
测量、量体重、量体温、车载斗量。
2.商酌;考虑。
商量、衡量、考量、思量。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