鋌
复制 金部共14画左右结构U+92C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鋌字概述
折叠展开
〔鋌〕字是多音字,拼音是,部首是金部,总笔画是14画。
〔鋌〕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金、廷”或“釒、廷”。
〔鋌〕字仓颉码是CNKG,五笔是QTFP,四角是82141,郑码是PYMB。
〔鋌〕字的UNICODE是U+92C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580,UTF-32:000092cc,UTF-8:E9 8B 8C。
〔鋌〕字异体字是铤。
鋌的意思
鋌
1 dìng ㄉㄧㄥˋ基本解释
◎均见“铤”。
鋌字的翻译
- ingots, bars of metal; hurry
- Barren (S)
- rapidement, vite, rapidement, vite
鋌的国语辞典解释
鋌
1 tǐng ㄊㄧㄥˇ详细解释
副
1.走得很快的样子。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晋•杜预•注:“铤,疾走貌。”唐•李华〈吊古战场文〉:“鸟飞不下,兽铤亡群。”
鋌
2 dìng ㄉㄧㄥˋ详细解释
名
1.未经冶炼铸造的铜铁。
《说文解字•金部》:“铤,铜铁璞也。”《文选•张协•七命》:“邪谿之铤,赤山之精。”
2.金银镕铸成一定的形式。
《南史•卷五三•庐陵威王续传》:“至内库阅珍物,见金铤。”《金史•卷四八•食货志三》:“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鋌的两岸词典解释
鋌
1 tǐng ㄊㄧㄥˇ详细解释
1.形容快跑的样子。
铤而走险。
鋌
2 dìng ㄉㄧㄥˋ详细解释
1.〈书〉未经冶炼的铜铁。
邪谿之铤,赤山之精(《文选‧张协‧七命》)。
2.〈书〉镕铸成一定的形式金属。通“錠”。
至内库阅珍物,见金铤(《南史‧卷五十三‧梁武帝诸子列传‧庐陵威王续》)。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鋌的字源字形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