骭

复制

gàn ㄍㄢˋ

骨部共12画左右结构U+9AAD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骨部

12画

3画

左右结构

MEFH

BBMJ

LWAE

71240

U+9AAD

255452511112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横、横、竖

𧿂𩩃

骭字概述

折叠展开

〔骭〕字拼音是,部首是骨部,总笔画是12画。

〔骭〕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干”。

〔骭〕字仓颉码是BBMJ,五笔是MEFH,四角是71240,郑码是LWAE。

〔骭〕字的UNICODE是U+9AA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597,UTF-32:00009aad,UTF-8:E9 AA AD。

〔骭〕字异体字是𧿂𩩃

骭的意思

1 gàn ㄍㄢˋ

基本解释

胫骨。

小腿:“衣青布短袴,露~。”

肋骨。

详细解释

名词

1.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shank

骭,骨交也。从骨,干声。 —— 《说文》骭,胫也。 —— 《埤苍》易骭之一毛。 —— 《淮南子·俶真》。注:“自膝以下、胫以上也。”

骭疡(胫疮);骭毛(胫毛)

2.肋骨。rib

骭字的翻译

  1. shin bone
  2. Schienbeine (S)
  3. tibia

骭的国语辞典解释

1 gàn ㄍㄢˋ

详细解释

1.小腿骨。

《广韵•去声•谏韵》:“骭,胫骨。”《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传上•南诏传上》:“衣青布短裤,露骭。”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骭的两岸词典解释

1 gàn ㄍㄢˋ

详细解释

1.〈书〉胫骨;小腿。

衣青布短裤,露骭(《新唐书‧卷二二二‧南蛮列传上‧南诏上》)。

2.〈书〉胁;肋骨。

颛顼骈骭(北齐‧刘昼《新论‧命相》)。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骭的字源字形

骭(汉·简·张家山) 张家山

骭(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骭(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骭(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骭(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骭(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