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wàizhīzhì

门外之治

拼音 mén wài zhī zhì怎么读

注音 ㄇㄣˊ ㄨㄞˋ ㄓ ㄓˋ

门外之治的意思

旧指朝廷和政治

出处《礼记・丧服四制》:门内之治,恩揜义;门外之治,义断恩。

例子《魏书·窦瑗传》:斯盖~,以义断恩,知君杀父而子不告,是也。

门外之治字义分解

读音(mén), 门部,共3画

㈠ 门 [ mén ]

①.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如: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②.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如:电门。

③. 途径,诀窍。如:门径。门道儿。

④.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如:门第。门风。门婿。长( zhǎng )门长子。

⑤. 事物的分类。如:分门别类。

⑥.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如:教门。门徒。

⑦. 量词。如:一门大炮。

⑧. 姓。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㈠ 外 [ wài ]

①. 与“内”、“里”相对。如: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

②.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如: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③. 指“外国”如:外域。外宾。外商。

④.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如:外公。外婆。外甥。

⑤. 称岳父母。如:外父。外姑(岳母)。

⑥. 称丈夫。如: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⑦. 关系疏远的。如:外人。

⑧.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如: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zhuàn )。

⑨. 传统戏剧角色名。如:外旦。外末。外净。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zhì), 氵部,共8画

㈠ 治 [ zhì ]

①. 管理,处理。如: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②. 整理。如:治河。治水。

③. 惩办。如:治罪。处( chǔ )治。

④. 医疗。如:治病。治疗。医治。

⑤.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如:治蝗。治蚜虫。

⑥. 从事研究。如:治学。治史。

⑦. 安定。如: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⑧.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如:府治。治所。

⑨.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