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ún bān suǒ zhàn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ㄣˊ ㄅㄢ ㄙㄨㄛˇ ㄓㄢˋ
感情中性成语
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复制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娇憨使惯,寻瘢索绽,一谜儿自逞心胸。
用法: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①. 找,搜求。如:寻找。寻觅。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
②.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如: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①. 疮痕,疤瘌,斑点。如:刀瘢。疮瘢。汗瘢。雀瘢。
②. 皮肤上的一点:“美玉可以减~。”
③. 缺点或过失。
①. 大绳子或大链子。如:索子。索道。钢索。绞索。线索。
②. 搜寻,寻求。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③. 讨取,要。如:索还。索求。索取。勒索。
④. 尽,毫无。如:索然无味。
⑤. 单独。如:离群索居。
⑥. 姓。
①. 衣缝脱线解开,引申为裂开。如:绽裂。绽开。绽露。绽放。破绽(漏洞)。皮开肉绽。
②. 缝补,缝纫:“故衣谁为补,新衣谁当~。”
寻瘢索绽,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ún bān suǒ zhàn朗读),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意思是: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出自清・洪昇《长生殿・幸恩》。一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