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g

攘肌及骨

拼音 rǎng jī jí gǔ怎么读

注音 ㄖㄤˇ ㄐㄧ ㄐㄧˊ ㄍㄨˇ

感情中性成语

攘肌及骨的意思

比喻侵及腹地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

用法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攘肌及骨字义分解

读音(rǎng), 扌部,共20画

㈠ 攘 [ rǎng ]

①. 侵夺,偷窃。如: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②. 推,排斥。如: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③. 烦乱。如:攘攘(纷乱)。扰攘。

④. 捋。如:攘袂。攘臂。

读音(jī), 月部,共6画

㈠ 肌 [ jī ]

①.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如:肌肤。肌理。心肌。随意肌。

读音(jí), 丿部,共3画

㈠ 及 [ jí ]

①. 从后头跟上。如:来得及。赶不及。

②. 达到。如:及格。及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及。过犹不及。

③. 趁着,乘。如:及时。及早。及锋而试。

④. 连词,和,跟。如:阳光、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㈠ 骨 [ gǔ ]

①.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如: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②.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如:伞骨。扇骨。

③.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如: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④. 指人的品质、气概。如:侠骨。骨气。

㈡ 骨 [ gū ]

①. 〔~朵儿( 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②. 〔~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