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
复制 月部共6画左右结构U+808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肌的笔顺
折叠展开
肌的意思
肌
1 jī ㄐㄧ基本解释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muscle
肌,肉也。 —— 《说文》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 —— 《春秋繁露》病在肌肤。 —— 《韩非子·喻老》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 《史记·扁鹊列传》
肌肥骨重(形容身躯壮实魁悟);肌肌(肌肉强直的样子);肌肪(肌肤);肌革(肌肤,皮肉);肌骨(肌肉与骨骼)
3.引申指皮肤。skin
肌理细腻骨肉匀。 —— 杜甫《丽人行》一肌一容。 —— 唐· 杜牧《阿房宫赋》肌肤之所浸渍。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肌衄(皮肤出血)
肌字的翻译
- muscle tissue; meat on bones
- Fruchtfleisch, (lebendes) Fleisch (S), Muskel (S)
- muscle, chair
肌的国语辞典解释
肌
1 jī ㄐㄧ详细解释
名
1.肉。
《汉书•卷七四•丙吉传》:“介之推割肌以存君。”
面黄肌瘦。
2.皮肤。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肌如白雪。”《西游记•第七二回》:“佳人洗处冰肌滑,涤荡尘烦玉体新。”
3.参见“肌肉”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肌的两岸词典解释
肌
1 jī ㄐㄧ详细解释
1.肌肉。
肌肤、腹肌、面黄肌瘦。
2.〈书〉指皮肤。
冰肌玉骨、面枯肌黄、肌如白雪。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肌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