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ūn

拼音
wū sūn
注音
ㄨ ㄙㄨㄣ

乌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乌孙wū sūn

  1. 古代西域国名。地在今伊犁河谷。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古亦泛指侵扰汉族王朝疆土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复姓

引证解释

  1. 古代 西域 国名。地在今 伊犁 河谷。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 汉•桓宽 《盐铁论·西域》:“乌孙 之属骇胆,请为臣妾

    匈奴 失魄,奔走遁逃。”
    晋•石崇 《琵琶引》序:“昔公主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
    清•林则徐 《致郑夫人书》:“伊犂 在 北魏•为 乌孙国。”

  2. 古亦泛指侵扰 汉族 王朝疆土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

    唐•耿湋 《送杨将军》诗:“一身良将后,万里乌孙。”

  3. 复姓。 金•有 乌孙讹论。见《金史》本传。

国语辞典

乌孙wū sūn

  1. 国名。汉时建于西域,其位置相当于今新疆境内温宿县以北,伊宁县以南之地。

  2. 复姓。如金人乌孙讹论。

网络解释

乌孙人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人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 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人与月氏人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人。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据《汉书·张骞传》),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得以复兴故国。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冒顿单于进攻月氏。月氏战败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后老上单于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合力进攻迁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敌,南迁大夏境内,但也有少数仍然留居当地。在塞种人与月氏大部南下以后,乌孙人便放弃了敦煌祁连间故土,迁至伊犁河流域与留下来的塞种人,月氏人一道游牧。从此乌孙日益强大逐渐摆脱了匈奴的控制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乌孙古墓群和其他遗迹表明,从天山以北直至塔尔巴哈台,东自玛纳斯河,西到巴尔喀什湖及塔拉斯河中游辽阔地区,均为当时乌孙人的牧地,其政治中心在赤谷城。南北朝时,乌孙与北魏关系密切。辽代曾遣使入贡。如今哈萨克族一个部落。乌孙人是受塞种人影响很深的操突厥语的古代民族,乌孙人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养马业特别繁盛昭苏县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统属于汉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迄今两千多年一直祖国西北边陲重地,历史上扼东西陆路交通要冲,夏塔古道、木扎尔特隘口就是祖国内地经伊犁,通往中亚西亚各地以及南疆的交通孔道

乌孙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丿部 总笔画4画

    乌 [ wū ] 1. 指“乌鸦” 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2. 黑色的。 乌亮。乌云。3. 无,没有。 化为乌有。4. 文言疑问词,哪,何。 乌足道哉?5. 同“呜”,呜乎。6. 姓。乌 [ wù ] [更多解释]

  • 拼音sūn,xùn 部首子部 总笔画6画

    孙 [ sūn ] 1. 儿子的儿子。 孙子。孙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 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 曾( zēn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 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孙 [ xùn ] 1. 同“逊”。[更多解释]

乌孙的分字组词

乌孙的相关词语

【乌孙】的常见问题

  1. 乌孙的拼音是什么?乌孙怎么读?

    乌孙的拼音是:wū sūn
    点击 图标播放乌孙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