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

拼音
zhāo yí
注音
ㄓㄠ ㄧˊ

昭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昭仪zhāo yí

  1. 古女官名

引证解释

  1. 古女官名汉元帝 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 魏 晋•至 明 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参阅汉书·外戚传序》、《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国语辞典

昭仪zhāo yí

  1. 古代后宫中女官的封号。为汉元帝所设置,位比丞相,爵比王侯。见《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序》。

网络解释

昭仪,读作zhāo yí,为中国古代后宫嫔御的一种。昭仪始置于西汉元帝时期当时仅次于皇后的位号,位同丞相,爵比诸侯北魏沿用后世明均设置地位已经下降,多位列九嫔之一。

昭仪的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 部首日部 总笔画9画

    昭 [ zhāo ] 1. 光明。 昭明。昭昭(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2. 明显,显著。 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亻部 总笔画5画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 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更多解释]

昭仪的分字组词

昭仪的相关词语

【昭仪】的常见问题

  1. 昭仪的拼音是什么?昭仪怎么读?

    昭仪的拼音是:zhāo yí
    点击 图标播放昭仪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