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i

拼音
là méi
注音
ㄌㄚˋ ㄇㄟˊ

蜡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蜡梅là méi

  1. 落叶灌木。叶对生卵形。冬末开花,色如黄蜡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入药功能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引证解释

  1. 落叶灌木。叶对生卵形。冬末开花,色如黄蜡香味浓,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花蕾入药功能解暑生津顺气、止咳。

    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今之蜡梅,按 山谷 诗后云:京洛 间有一种花香气梅花,亦五出,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 京洛 人因谓蜡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蜡梅》:“此物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
    清•孙枝蔚 《留别季希韩暨令侄端木》诗:“不入 延令 郭,蜡梅四度黄。”
    叶圣陶 《倪焕之》五:“对面是一张玲珑的琴桌;雨过天青花瓶里,插几枝尚未全开的蜡梅。”

国语辞典

蜡梅là méi

  1. 植物名。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茎高三、四公尺。叶对生卵形先端尖锐叶面糙涩。二月开花芳香甚烈。花瓣形状香气梅花相近,且色似蜜蜡,故称为「蜡梅」。开花时含口如磬,故也称为「磬口梅」。供观赏用,有毒

网络解释

蜡梅(拉丁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Flora of China》)),英文名:Winter Sweet,中文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栽培变种有磬口蜡梅;柴油心蜡梅;狗绳蜡梅。蜡梅原产我国中部,性喜阳光,但亦略耐荫,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轻壤土为宜。蜡梅在百花凋零隆冬绽蕾,斗寒傲霜表现中华民族强暴面前永不屈服性格,给人以精神启迪,美的享受。它利于庭院栽植,又适作古盆景插花造型艺术,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花芳香美丽,是园林绿化植物。根、叶可药用,理气止痛、散寒解毒,治跌打、腰痛、风湿麻木风寒感冒刀伤出血;花解暑生津治心口渴、气郁胸闷;花蕾油治烫伤。花可提取蜡梅浸膏0.5-0.6%;化学成分有苄醇、乙酸苄醋、芳樟醇、金合欢花醇、松油醇、吲哚等。种子含蜡梅碱(calycanthine)。

蜡梅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虫部 总笔画14画

    蜡 [ là ] 1.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 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蜡 [ zhà ] 1. 古时的祭礼,于年终大祭万物,周朝称为“蜡”。蜡 [ qù ] 1. 蝇蛆。[更多解释]

  • 拼音méi 部首木部 总笔画11画

    梅 [ méi ]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 梅花。梅子。2. 姓。[更多解释]

蜡梅的分字组词

蜡梅的相关词语

【蜡梅】的常见问题

  1. 蜡梅的拼音是什么?蜡梅怎么读?

    蜡梅的拼音是:là méi
    点击 图标播放蜡梅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