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gōng diào

拼音
zhū gōng diào
注音
ㄓㄨ ㄍㄨㄥ ㄉㄧㄠˋ

诸宫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诸宫调zhū gōng diào

  1. 宋、金、元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起源于北宋。取同一宫调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金·董解元作《西厢记》和两个本金无名氏作《刘知远》的残篇,元·王伯成作《天宝遗事》的残篇。参阅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引证解释

  1. 宋、金、元•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起源于 北宋。取同一宫调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现存作品只有全本的 金•董解元 作《西厢记》和两个残本 金•无名氏作《刘知远》的残篇, 元•王伯成 作《天宝遗事》的残篇。参阅 宋•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

国语辞典

诸宫调zhū gōng diào

  1. 一种古词曲。敷演故事,略如弹词,盛于宋、金间,属于说唱文学因由许多宫调不同曲牌联缀成篇,故称为诸宫调」。如董解元的《西厢记》。

    宋·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诸宫调京师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八曲、说唱。」

网络解释

诸宫调是一种古老传统民间艺术属于中国北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不同宫调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诸宫调以说唱为主,又因为它用琵琶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诸宫调,由北宋神宗熙宁至哲宗元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艺人孔三传来到文艺演出百花竞放的东京最先创造了诸宫调。诸宫调由韵文散文部分组成演唱采取唱和说白相间方式,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接近代言体的部分。诸宫调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道路。宋代已用诸宫调的曲调来演唱宋杂剧了。至元代,其曲调对北方杂剧的形成却起了重要影响,它的重要的艺术手段,都为元杂剧所吸收。它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据送宋王灼《碧鸡漫志》卷而载:“熙丰、元祐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期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长篇故事

诸宫调的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部首讠部 总笔画10画

    诸 [ zhū ] 1. 众,许多。 诸位。诸君。诸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 投诸渤海之尾。3. 犹“之”:“能事~乎?”。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6. 姓。[更多解释]

  • 拼音gōng 部首宀部 总笔画9画

    宫 [ gōng ] 1. 房屋(封建时代专指帝王的住所) 宫室。宫廷。宫殿。宫观( guàn )(①供帝王游乐的离宫;②道教的庙宇)。宫禁。宫苑。宫刑。2. 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 天宫。龙宫。蟾宫。3. 庙宇的名称。 雍和宫。4. 一些文化娱乐场所。 少年宫。文化宫。5. 天文上黄道分为十二宫,每一宫三十度。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1”。7. 指“子宫”(妇女生殖器官)。8. 姓。[更多解释]

  • 拼音tiáo,diào,zhōu 部首讠部 总笔画10画

    调 [ tiáo ]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 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 调配。调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 调停。调处。4. 调剂。 以临万货,以调盈虚。5. 调理使康复。 调养。调摄。6. 调教;训练。 有膂力,善调鹰隼。7. 挑逗;戏弄。 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调 [ diào ] 1. 乐曲;乐谱。 曲调。采菱调。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 C大调。五声调式。3. 语音上的声调。 调号。调类。4. 说话的腔调。 南腔北调。5. 口气;论调。 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 情调。格调。7. 选调;提拨。 从基层调选干部。8. 调动。 岗位调整。9. 征集;征调。 调有余补不足。10. 调查。 调研。内查外调。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 调档。12. 调换。 调座位。调 [ zhōu ] 1. 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更多解释]

诸宫调的分字组词

诸宫调的相关词语

【诸宫调】的常见问题

  1. 诸宫调的拼音是什么?诸宫调怎么读?

    诸宫调的拼音是:zhū gōng diào
    点击 图标播放诸宫调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