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二月的词语
共 53 个词语
描写二月的词语有 等,以下是这些词语的解释。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查看详情]
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查看详情]
犹别籍异财。[查看详情]
谓恰巧遇上那个时机。[查看详情]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查看详情]
《吕氏春秋·精通》:“故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旧题汉苏武《诗》之一:“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后以“连枝同气”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查看详情]
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一说为农历二月初二日,又说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查看详情]
法国1848年革命期间巴黎工人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法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于工人压力,开办“国家工厂”,收容失业工人。但另一方面又暗中积聚力量,阴谋打击工人阶级。6月22日,政府下令解散国家工厂,失业工人走投无路。次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并提出建立“民主与社会共和国”的口号。26日,起义失败。马克思称这次起义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第一次伟大战斗”。[查看详情]
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旧俗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查看详情]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孔传:“三星,参也。在天,谓始见东方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又为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为候焉。”后以“三星在天”为男女婚期之典。[查看详情]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亦作:改恶从善。[查看详情]
农历三月的别名。[查看详情]
唐南卓《羯鼓录》:“上(唐明皇)洞晓音律……尤爱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用作酒令。鼓响传花,声止,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今亦用作游戏。[查看详情]
阳历平年的二月叫平月,为28天。[查看详情]
同“枉费心机”。[查看详情]
《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遂以“老鹤乘轩”比喻滥厕禄位。[查看详情]
①.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②.谓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查看详情]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查看详情]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查看详情]
夏历二月的别称。[查看详情]
①.吉月。②.指夏历二月。[查看详情]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查看详情]
指周历十二月。[查看详情]
亦作“月夕" href="https://m.hao86.com/ciyu_view_9a203643ac9a2036/">花晨月夕”。二月十五为花朝,八月十五为月夕,引伸指良辰美景[查看详情]
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查看详情]
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查看详情]
①.亦作“踰月”。②.古代礼制,士死后要满一个月,到第二个月才下葬,称为“逾月”之制。③.谓时间超过一个月。④.犹言一个月后。[查看详情]
①.亦作“朞月”。②.一整月。③.一整年。[查看详情]
到了冬季的最后阶段,即一年将结束的农历十二月。[查看详情]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亦作:日煖风恬、日和风暖。[查看详情]
犹涂脂抹粉。[查看详情]
犹言疑神疑鬼。[查看详情]
《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绛县老人”。[查看详情]
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每四百年中有九十七个闰年,闰年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通称“阳历”[查看详情]
一年的第一月。一个月。第一个月。[查看详情]
①.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②.2月29日,格里戈里历的闰日,泛指任何历法的闰日。[查看详情]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查看详情]
①.妇女生育后的第一个月。②.分娩的时期。③.月亮,月儿。[查看详情]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查看详情]
比喻妄想得到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查看详情]
剜出肉来疗补疮疡。比喻顾此失彼或只图一时之急,缺乏长远打算。[查看详情]
指中国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查看详情]
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