噭

复制

jiào ㄐㄧㄠˋ qiào ㄑㄧㄠˋ chī

口部

共16画
康熙字典

口部

16画

U+566D

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86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210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39頁,第11

唐韻》、《正韻》:古弔切;《集韻》、《韻會》:吉弔切,𡘋音叫。
說文》:吼也。一曰噭呼也。
廣韻》:噭噭,深聲。
禮・曲禮》:毋噭應。〔註〕噭號,呼之聲也。〔疏〕噭謂聲響高急,如叫之號呼也。

又,揚子《方言》:啼極無聲,楚謂之噭咷。
前漢・韓延壽傳》:噭咷楚歌。

又,《公羊傳・昭二十四年》:昭公于是噭然而哭。〔註〕噭,哭聲。

又,《集韻》:詰弔切,音竅──口也。
前漢・貨殖傳》:馬蹏噭千。〔註〕師古曰:噭,口也。蹄與口共千,則爲馬二百也。〔音義〕噭,江弔反。又,口弔反。

又,《集韻》:詰歷切──與喫同。詳前喫字註。

又,吉歷切,音激──聲之激也。
史記・樂書》:嘄噭之聲興而士奮。

又,《公羊傳》噭然:〔釋文〕噭,古弔反,一音古狄反,二音皆可讀。

注解

〔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口部

〔噭〕字拼音是jiào,qiào,ch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