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𡘋音劑。
《說文》:嘗也。
《書・顧命》:太保受同祭嚌。〔傳〕太保既拜而祭,既祭受福,嚌至齒,則王亦至齒。
《禮・雜記》:小祥之祭,主人之酢也,嚌之。
音又,《集韻》:前西切,音齊──鳥哀聲。
音又,居諧切,音皆──嚌嚌,衆聲。班彪〈北征賦〉:鴈雝雝以羣翔兮,鵾雞鳴以嚌嚌;游子悲其故鄕兮,心愴悢以傷懷。
音又,《集韻》:莊皆切,音齋──嚌啀,笑貌。
注解
〔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口部。
〔嚌〕字拼音是jì,jiē,zhā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