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

复制

ㄧㄚ ㄧㄚˋ

土部

共17画
康熙字典

土部

17画

U+58D3

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61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241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73頁,第22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𡘋音鴨。
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
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又,諾協切,音㘨──一指按也。

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
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注解

〔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土部

〔壓〕字拼音是yā,y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