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𡘋音邢。
《說文》:象形也。
《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
《易・乾卦》:品物流形。又,〈繫辭〉:在地成形。
例又,《玉篇》:形,容也。
《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
《榖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註〕貌,姿體;形,容色。
例又,《韻會》:形,體也。
《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音又,《正韻》:現也。
《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例又,骨露也。
《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註〕形謂骨見。
例又,地勢也。
《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註〕得形勢之勝便者。
《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例又,器也。
《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
〇〔按〕與鉶同。
注解
〔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彡部。
〔形〕字拼音是x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