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

复制

ㄈㄨˇ

手部

共9画
康熙字典

手部

9画

U+62CA

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425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371頁,第18

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𡘋音撫。
說文》:揗也。
詩・小雅》:拊我畜我。
左傳・宣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通作撫。

又,擊也、拍也。
書・益稷》:予擊石拊石。〔蔡傳〕石磬也。重擊曰擊,輕擊曰拊。
儀禮・士喪禮》:婦人拊心不哭。

又,樂器名。
禮・樂記》:弦匏笙簧,會守拊鼓。〔註〕拊者,以韋爲表,裝之以糠。一名相。今齊人或謂糠爲相。
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拊形如鼓。

又,器把曰拊,手執處也。
禮・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疏〕拊,弓把也。〔又〕削授拊。〔疏〕削謂曲刃,拊謂削把。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以手著物也。或作捬。

又,彼口切──與㨐同,衣上扑也。

又,風無切,音膚。
前漢・藝文志》:泰始黃帝扁鵲兪拊方。〔註〕黃帝時醫也。

注解

〔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手部

〔拊〕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