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普官切;《集韻》、《韻會》、《正韻》:鋪官切,𡘋音潘。
《博雅》:捐棄也。揚子《方言》:楚人凡揮棄物謂之拌。俗誤用𢬵。
音又,《集韻》:蒲官切,音盤。又,普伴切,潘上聲。又,《唐韻》:蒲旱切;《集韻》:部滿切,𡘋盤上聲。又,《集韻》、《韻會》𡘋普半切,音判──義𡘋同。
例又,與判通。分也、割也。
《史記・龜策傳》:鑴石拌蚌。〔註〕鑴石取玉,拌蚌取珠。
注解
〔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手部。
〔拌〕字拼音是bàn,p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