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

复制

cāng ㄘㄤ

水部

共14画
康熙字典

水部

14画

U+6EC4

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589頁,第21

唐韻》:七剛切;《集韻》、《韻會》:千剛切,𡘋音倉──水名。
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

又,河名。
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又,湖名。
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又,州名。
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又,《說文》:寒也。
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

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又,《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注解

〔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水部

〔滄〕字拼音是cā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