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𡘋音陵。
《博雅》:淩馳也。一曰歷也。木華〈海賦〉:汎海淩山。
音又,與掕通。
《爾雅・釋言》:淩,慄也。〔註〕淩懅戰慄。〔疏〕《𡌨蒼》云「掕,慄也」,郭言「淩懅戰慄」,則淩、掕音義同。
例又,水名。
《前漢・地理志》:泗水郡淩縣。應劭曰:淩水所出。
例又,姓。
《三國志》:吳淩統。
例與凌別。
注解
〔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水部。
〔淩〕字拼音是lí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