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𡘋音狄。
《說文》:洒也。
《詩・豳風》:十月滌場。〔正義〕洗器謂之滌。
例又,旱氣也。
《詩・大雅》:滌滌山川。
例又,煗風也。
《歲華紀麗》:風惟滌滌,木漸欣欣。
例又,浩酒也。
《周禮・春官》:司尊彝,凡酒脩酌。〔註〕脩讀如滌。滌酌,以水和而泲之。今齊人名浩酒曰滌。
例又,養牲室也。
《禮・郊特牲》:帝牛必在滌三月。
音又,《集韻》:徒弔切,音調──亦養牲室也。
音又,《韻補》叶毒藥切,音鐸。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
注解
〔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水部。
〔滌〕字拼音是d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