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

复制

zhēng ㄓㄥ

艸部

共16画
康熙字典

艸部

16画

U+84B8

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10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050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1019頁,第7

唐韻》:煑仍切,音烝。
說文》:折麻中榦也。
詩・小雅》:以薪以蒸。〔箋〕麤曰薪,細曰蒸。
周禮・天官・甸師》:帥其徒,以薪蒸役內外饔之事。〔註〕自然小者曰蒸也。

又,衆也。
詩・大雅》:天生蒸民。又,地名。
吳越春秋》:吳王召公孫聖,使門人提之蒸丘。

又,通烝。
爾雅・釋天》:冬祭曰蒸。〔註〕進品物也。

又,《類篇》:諸應切,音證──氣之上達也。
列子》〔註〕:溫蒸同乎炎火,音去聲。潘尼〈苦雨賦〉:氣觸石而結蒸,雲膚合而仰浮。

羣經音辨》:蒸,經典蒸祭之蒸多去草,以此爲薪蒸。

注解

〔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艸部

〔蒸〕字拼音是zh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