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總切,𡘋濛上聲。
《玉篇》:小飛蟲。
《爾雅・釋蟲》:蠓,蠛蠓。〔註〕小蟲,似蚋,而喜亂飛。
《列子・殷湯篇》: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見陽而死。揚雄〈甘泉賦〉:浮蠛蠓而撇天。
音又,《廣韻》:莫紅切,音蒙──義同。
例又,《爾雅・蚍蜉》〔疏〕:齊魯之閒謂之蚼蠓。
例又,《博雅》:蠓螉,蜂也。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
例通作蒙。
注解
〔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虫部。
〔蠓〕字拼音是mě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