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𡘋音咀。
《玉篇》:行不進也。揚子《太𤣥經》:四馬跙跙。
音又,《集韻》:狀所切,音齟──義同。
音又,《集韻》:千余切,音疽──趄,或作跙。詳走部趄字註。
音又,淺野切,音且。
《類篇》:𨇦跙,足利。
音又,莊助切,音阻。
《類篇》:行不正也。一曰馬蹄病。或作𨆄。
音又,《集韻》、《類篇》𡘋七夜切,音笡。
《類篇》:衺足立。
注解
〔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足部。
〔跙〕字拼音是jū,jù,q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