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力求切,音劉──高風貌。
《淮南子・覽冥訓》:至隂飂飂,至陽赫赫。
音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義同。潘岳〈西征賦〉:吐淸風之飂戾。〔註〕音聊。
音又,力救切,音溜──義同。
音又,《正韻》:國名,高陽氏之後。
《五音集韻》:在南陽湘陽。
音又,姓。
《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註〕飂,國名;叔安,君名。〔音義〕力謬反。
音又,《集韻》:力竹切,音六──義同。
例《集韻》或作𩘷、飀,通作翏。
注解
〔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風部。
〔飂〕字拼音是liù,li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由、六。
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