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ㄐㄩˋ

扌部共7画左右结构U+62D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RANG

QSS

DHX

51017

2147

3060

U+62D2

1211515横、竖钩、提、横、横折、横、竖折/竖弯

拒字概述

折叠展开

〔拒〕字拼音是,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7画。

〔拒〕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巨”,五行属木。

〔拒〕字造字法是形声字。从手,巨声。本义是抵御,抵抗。

〔拒〕字仓颉码是QSS,五笔是RANG,四角是51017,郑码是DHX,中文电码是2147,区位码是3060。

〔拒〕字的UNICODE是U+62D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298,UTF-32:000062d2,UTF-8:E6 8B 92。

〔拒〕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620,属常用字。

〔拒〕字异体字是

拒的笔顺

折叠展开

拒的意思

1 ㄐㄩˋ

基本解释

抵挡,抵抗。

不接受。

古同“矩”,方阵。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2.同本义。repel; resist

其不可者拒之。 —— 《论语》拒敌也。 —— 《荀子·仲尼》注内以固城,外以拒难。 —— 《荀子·君道》

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3.拒绝,抵制。decline; deny; refuse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 《孟子·尽心下》

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4.违抗。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disobey

5.据守。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guard

6.占据。occupy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 —— 《清平山堂话本》

7.[树枝] 向外岔出,横生。fork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 —— 《韩非子》

名词

1.通“矩”。方形阵势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square array

拒字的翻译

  1. ward off with hand, defend
  2. ablehnen, abweisen , abweisen, abstoßen , erwehren, widerstehen
  3. résister à, refuser

拒的国语辞典解释

1 ㄐㄩˋ

详细解释

1.抵抗、抵御。

《广韵•上声•语韵》:“拒,捍也。”《荀子•君道》:“内以固城,外以拒难。”

抗拒、拒敌。

2.据守。

《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

3.不接受。

《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拒绝、来者不拒。

4.违抗。

《新五代史•卷三○•汉臣传•史弘肇传》:“高祖建号于太原,代州王晖拒命,弘肇攻破之。”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拒的两岸词典解释

1 ㄐㄩˋ

详细解释

1.抗拒。

拒捕、拒敌。

2.拒绝;不接受。

拒缴、拒腐蚀、来者不拒。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拒的字源字形

拒(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拒(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拒(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拒(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拒(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