漉
复制 氵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F0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漉的笔顺
折叠展开
漉的意思
漉
1 lù ㄌㄨˋ基本解释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
详细解释
动词
1.使干涸,竭尽。dry up
漉,浚也。从水,鹿声。 —— 《说文》毋漉陂池。 —— 《礼记·月令》。释文:“渴也。”林焚池漉。 —— 王充《论衡》
漉池(使池水干涸);漉汔(使干涸竭尽)
2.水漫漫地渗下。seep through
漉汁洒地,白汗交流。 —— 《战国策·楚策》滋液渗漉。 —— 《卦禅文》
漉血(流血,洒血);漉湿(淋湿)
3.过滤。如:漉洒(滤洒);漉巾(漉洒巾、漉囊。滤酒的布巾。泛指葛巾);漉酪(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filter
4.用网捞取。如:漉鱼(捕鱼)net
名词
1.通“麓”。山脚其林其漉,其槐其楝。——《管子·地员》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漉字的翻译
- filter, strain; wet, dripping
漉的国语辞典解释
漉
1 lù ㄌㄨˋ详细解释
动
1.水慢慢的下渗。
《战国策•楚策四》:“漉汁洒地,白汗交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2.竭尽、干涸。
《礼记•月令》:“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3.过滤、滤清。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漉的两岸词典解释
漉
1 lù ㄌㄨˋ详细解释
1.(液体)渗漏;过滤;滤清。
渗漉、漉汁、漉酒、漉网。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漉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