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ài tóu

拼音
gài tóu
注音
ㄍㄞˋ ㄊㄡˊ

盖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盖头gài tóu

  1. 女子结婚时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巾。

    (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机杼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家庙。——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

    red veil;

  2. 某些地区妇女挡风沙用的蒙头巾。

    妇女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盖唐帷帽之制也。——宋·周煇《清波杂志

    veil;

引证解释

  1. 旧时妇女结婚时用以蔽面之巾。

    宋•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盖头,方露花容。”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把盖头儿揭起,不甚梳粧,自然异常。”
    红楼梦》第九七回:“寳玉 见喜娘披着红,扶着新人,幪着盖头。”

  2. 妇女戴孝时用以蒙头的白布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翠莲记》:“小姑姆姆盖头伯伯替我做孝子。”

  3. 旧时妇女外出时,用以蔽尘的面巾披肩

    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士大夫马上披凉衫,妇女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

国语辞典

盖头gài tóu

  1. 古时妇女蒙面的头巾,多用于上街婚礼丧礼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〇·嫁娶》:「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盖头,方露花容。」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三出》:「盖头试待都揭起,春胜不须留住天生缘分克定,好一对夫妻。」

网络解释

盖头中国婚礼饰物传统婚礼中,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最早的盖头约出现东汉末年当时是纱制,是在战乱时期简化婚礼程序产物,南北朝的宋齐以后这个风俗一度消失,唐代《通典》中曾斥责盖头违背古制,是“隳政教大方,成容易之弊法”,并宣称当时已经流行了。但在宋代这一习俗重新盛行并且宋代婚礼中的男子也一度戴上遮脸的花胜。宋代以后我国女性出嫁带盖头的习俗一直延续,但这个习俗上升礼制还是清代,见《清史稿礼八嘉礼二》。

盖头的字义分解

  • 拼音gài,gě,hé 部首皿部 总笔画11画

    盖 [ gài ]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2. 伞。 雨盖。3. 由上往下覆,遮掩。 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4. 压倒,超过。 盖世无双。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 这本书真叫盖!6. 用印,打上。 盖章。盖戳子。7. 造(房子) 盖楼。翻盖。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闻”;②表大概如此,如“~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未学也”)。盖 [ gě ]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2. 姓。盖 [ hé ] 1. 同“盍”,文言虚词,何不。[更多解释]

  • 拼音tóu,tou 部首大部 总笔画5画

    头 [ tóu ]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 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 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 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 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 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 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 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 头等。头生。8. 首领。 头子。头目。9. 方面。 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 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 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 三头五百。13. ( tou )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 tou )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头 [ tou ] [更多解释]

盖头的分字组词

盖头的相关词语

【盖头】的常见问题

  1. 盖头的拼音是什么?盖头怎么读?

    盖头的拼音是:gài tóu
    点击 图标播放盖头的发音